此信息由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后流動站審核并發布(查看原發布網址),應屆生求職網轉載該信息只是出于傳遞更多就業招聘信息,促進大學生就業的目的。如您對此轉載信息有疑義,請與原信息發布者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后流動站核實,并請同時聯系本站處理該轉載信息。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面向海內外誠聘優秀博士后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的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華中工學院新聞系,是全國工科院校創建的第一個新聞系。1998年,正式成立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2003年,學院獲新聞學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獲新聞與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系我國大陸最早的六家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授予權單位之一。2007年,學院獲準建立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在歷次教育部學科評估中,學院位居全國同類學科前列。
學院堅持以多學科交叉融合為特色,致力于推進新聞傳播學教育改革和科學研究創新,以人文社科為基礎,實行人文社科與理、工、醫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特色鮮明,在新聞教育界、學界獨樹一幟。
當前,學院擁有專職教師43名,全職在站博士后6名。學院重點聚焦于新聞傳播史論、新媒體傳播、戰略傳播三個支柱性學科方向,形成學科優勢。近年來,學院在智能傳播、媒介與文明、健康傳播等方向持續發力,培育新興學科增長點。近年來,學院以“面向未來、學科融合、主流意識、國際視野”為發展理念,積極推進學科發展理念與機制轉型,致力于將學院建設成為中國特色、世界知名的新聞傳播人才培養與學術研究高地。
因學科發展和重要項目研究需要,學院于2022年面向全球誠聘博士后若干名,竭誠歡迎海內外優秀人才加盟。
一、招聘崗位與數量
本站招聘的博士后,承擔相關學術方向的科學研究,各招聘方向、依托課題、合作導師和招聘數量如下:
序 號 |
學術 方向 |
依托 課題 |
合作 導師 |
招聘 數量 |
1 |
國際傳播與國家形象研究 |
人類命運共同體視域下中國國家形象在西方主流媒體的百年傳播研究(19ZDA322) |
張 昆 |
1-2 |
2 |
媒介理論、媒介考古研究 |
文明多樣性視野下的中國媒介考古(20&ZD329) |
唐海江 |
1-2 |
3 |
云傳播與智能社會治理、人工智能與戰略傳播 |
泛在計算視角下萬物互聯網的開源生態系統與管理體制創新研究(71974060) |
李衛東 |
1-2 |
4 |
國家敘事與國際傳播、戰略傳播與公共關系 |
講好中國故事與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和文化軟實力研究(17JZD038) |
陳先紅 |
1 |
5 |
危機傳播、風險溝通、社會治理、情感傳播 |
提升面對重大突發風險事件的媒介化治理能力研究(21&ZD317) |
郭小平 |
1 |
6 |
政治傳播、傳播與社會 |
當前我國青少年的社交媒體使用與政治社會化研究(19AXW010) |
張明新 |
1 |
7 |
品牌與公關 |
中國故事跨文化對話研究(19YJCZH078) |
李華君 |
1 |
二、申請條件
(1) 申請人獲得博士學位;
(2) 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
(3) 年齡不超過35周歲,身心健康;
(4) 參加過高水平研究項目,并取得較好研究成果;
(5) 其他有助于開展科研工作的條件。
三、聘期待遇
(1) 年薪不低于20萬元(稅前),對于部分入選特別資助計劃者,年薪不低于26萬元(稅前);
(2) 聘期內參照學校在編在崗職工,享受子女入學入托、公費醫療、社保及其他福利;
(3) 可申請入住博士后公寓,對未能入住者,給予租房補貼;
(4) 在站博士后可申請認定助理研究員或評審副研究員任職資格;
(5) 博士后表現優秀者,可競聘教師崗位。
四、申請程序
(1) 請申請人將個人簡歷、兩篇學術研究代表作和學位學歷證明(即將博士畢業者提供其他相關證明)電子版材料,發往學院黨政辦主任王老師郵箱:wzh166@,聯系電話:027 8754 3520;
(2) 本站對申請人材料進行初審,確定下一步考核人員;接受考核前,申請人請準備好研究計劃書(5000字以內);進站考核合格者,通過進站審批后,學校正式聘用;
(3) 本招聘公告2022年內有效。本站將根據申請情況,分批次進行進站考核;考核前,根據申請人的實際情況,確定線上或線下等方式。
熱忱期待和歡迎海內外優秀學者到本站從事博士后研究!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
2022年4月18日
關于我們 | 合作伙伴 | 隱私條款 | 觸屏版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 幫助指南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滬ICP備12015550號-13|電子營業執照/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
上海市公安局徐匯分局網監中心備案編號:3101040220
上海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防范勸阻電話和短信統一專號:962110,網民接到962110電話,請立即接聽。
Copyright ©前錦網絡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